新年伊始,如果说上周还是缓冲过渡一下,那么这周各种会议轰炸已经让职场人深刻感受到了,新一年拼搏的号角已经吹响。
为什么新年开始,总有那么多的会要开呢?
因为年初时节,是公司各个部门规划落地启动的关键环节。同时也是工作正式推进前,各部门协作的沟通场景,所以才会出现文山会海扎推的情况。然而会议并不是即开即有效,职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“典型”的无效会议。
do you
典型的无效会议,你有过吗
● 没有主题的会议
很多会议从一开始主题就不聚焦。领导发言一小时,讨论行业环境一小时,敲打下属一小时,闲言碎语一小时……什么点事都能扯上一二十分钟。所有涉及到的议题,说到哪算哪,会议结束后发现毫无重点毫无主题。开完就过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。
● 情绪发泄性会议
很多会议从一开始就是各个部门发泄情绪,甩锅推诿的输出口而已。就某一个问题深究下去,就开始互相扯皮、甩锅、抱怨。开了几个小时的会,大家精疲力尽,结果什么事都没解决。所有的涉及到的工作都不了了之。
●形式主义会议
开会就是一个形式,一言堂。只有会议发言人一个人讲完,会议就冷场了。与会者都不参与发言,也不针对议题回应。感觉开会只是走了一个形式主义的过场而已,并没有达成上传下达、内外交互的职场交流目的。
这些典型的低效会议不仅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,还会造成“会而不议,议而不决,决而不行,行而无果”的局面,并且困在会议室的这段时间,生产力几乎为零,无形中增加了时间成本、机会成本、沟通成本,是对企业成本极大的浪费。
所以,如何开一场高效的会议其实意义重大。
how
可以从会前、会中、会后三个方面着手
6W
1.WHY:有没有必要开会?为什么?
不是所有会议都值得你花时间,常见的会议有:管理例会、部门例会,这些属于常规的工作计划与检查汇报会议,以便掌握工作的进展,解决一些跨部门协作的问题。
项目推进会,对项目的进展进行碰头会议。比如新产品开发,涉及到众多部门,要分配任务,跟踪进度,处理异常,这类会议要让大家了解进展。
还有一类突发事件,比如有重大负面事件,需要紧急找出原因,寻求解决方案。
另外还有一些需要共同参与协商的,比如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等重大事项。
开这些会议,要搞清楚主要目的是什么,为什么要开这个会议。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式。只有清楚了目的,开会才能“有的放矢”。最好是一个会议只解决一个重大问题。
2.What,开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
与这些内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,由谁去获取。这些准备工作要做充分。
3.Who,根据会议想要达到的目的
与会人员有哪些,谁来主持,需要哪些人发言,发言的内容大致有哪些,需不需要提前看一下草稿,谁做会议记录,这些都要提前安排好。
4.When,什么时间开,时间大约要多久,怎么控制时间。
5.Where,在什么地方开会
6.How,如何开会?
流程怎么安排,比如什么时候下发通知,由谁去通知与会人员,是否要求提前方案思考,开会时谁先发言,是否会有相反意见,是否会刺激有些人做出过激反应,出现这些情况,如何把握时间,如何控场?最后会议决议发放到哪些人手里,谁去监督检查落实后续的工作等等。
Having the meeting
1.避免跑题
会议主持人是关键。他必须掌握技巧,把跑偏的话题给拉回来,特别是把领导拉回来。必要的话,可以把主题的关键词写在白板上,随时提醒与会人员,与关键词无关的话题,立马打住。
2.场面把控
会议中一旦出现非理性的情绪宣泄,会议的主持人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干预。可控的场面进行必要的缓和,然后引回到正题即可。如果说有少数同事出现不可控的极端情绪,可以先将其引导至其他场景进行安慰,也可以暂时中止会议。一定要避免因为开会而出现更混乱或者更负面的情况。
3. 防止议而不决
如果说一个会议开了半天,没有结果,有几种可能,一是意见太多,没有形成共识,二是没有表决,三是没有总结归纳。主持人要及时引导,最后让有决策权的领导层给出最后决议。哪怕是决议暂时没有结论,也是一种决议。
4.会议结束时,一定要做好归纳总结
散会前,应当要大致总结一下形成决议的有哪些事项,谁负责,什么时候完成,谁去监督检查。哪些是搁置的事项,哪些是未尽事宜等等。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复盘。
After the meeting
1.会议纪要的完整性,会议决议所需资源,负责人,完成期限,检查周期,检查人这几项重要内容。并且要落实下发到位。
2.决议涉及到相关推进节点的检查。
最近奥密克戎引发的新一波疫情形势,不少城市的白领因为疫情管控的需要再次开启居家办公模式。在线会议及视频会议,除了要注意以上事项之外,还应适当避忌居家环境自由、工作松散的状态,仍要展现职场上的专业性和职业性。
soho
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的3个小细节
● 提炼汇报内容
采用视频会议的挑战之一是观众的注意力很短暂,不会一直盯着屏幕。海量的资料要化为有价值的资讯,需要经过筛选、消化、理出脉络,这也是训练自己如何用简短的话语传达清楚的概念,而不是模糊了观众的焦点。因此我们建议一份视频汇报在实体报告需要1小时,那么召开视频会议时可以制作30分钟版本、或15分钟版本的讲稿,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● 善用屏幕共享等多媒体方式
召开视频会议应当利用使用屏幕共享、影片或图片等多媒体方式来辅助汇报,避免观众没有同步理解会议的内容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也不宜使用过多,避免过于绚丽多样而喧宾夺主,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忽略了主讲人陈述的内容。
●注意背景画面和声音
为了避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,在视频会议中,要特别注意背景画面和声音。如果背景景画面是凌乱的,或者有干扰的,这些都会让视频会议的汇报显得非常不专业,达不到好的效果。
除此之外,背景声音也会影响说话效果。建议尽量使用外置麦克风,这样可以过滤掉汽车或飞机经过的噪音。使用耳机上的微型麦克风说话,音质和噪音比对着笔电麦克风讲话效果更好。
《开会的革命》中提到:普通职员一生中起码会有9000小时用来开会,换算一下也就是375天。也就是说人生中起码有整整一年的时间,全部用来开会。所以高效的会议不仅仅是提高工作质量,更是我们高质量生活的意义。